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在不丹和尼泊尔呆了两周,刻意没有上网,似乎错过了些新闻要闻。昨天回到国内,晚上跟老爸老妈一边吃晚饭一边看新闻联播,看到清华百年校庆的新闻位居要闻,连澳大利亚首个女总理首次访华都位居其后,这让我这个在清华校园读过书的澳大利亚校友不由得不感叹。

其实从去年下半年起,我们校友的邮箱里就有不少关于校庆活动筹备和安排的邮件,还有校友们对于校庆感怀的文章典故。我挑着看了一下觉得有位70年代老校友写的关于清华和北大文化戏谈的文章挺有意思。遵照作者不署名字的要求,现转发如下供大家参考。。

**************

清华北大文化戏谈

在中国,总有人喜欢把清华和北大放在一起比较,看到底谁比谁强。不管你更倾向于谁,都很难说服对方接受你的观点。比来比去,谁也没把谁比下去。最后的结论就是各有特色,文化不同,看你究竟喜欢谁了。

其实两校的文化共同点还是多于差异的,但没人对他们的共同点感兴趣,大家都喜欢琢磨他们的不同点。在这个圈子里呆的时间长了,知道不少两校的奇闻轶事。有好事者会整理一些案例,当然其中少不了“演义”的成分,然后从中提炼归纳,形成了一些“在野人士”共识——不管奇闻轶事的可靠性如何,这些共识还是颇有几分道理的。

1。民主与科学

清华和北大之间有个蓝旗营,原来是八旗子弟聚集的地方。经时代变迁居民住得比较杂了,乱哄哄的什么人都有。九十年代初教委为了解决两校教师的住房问题,和北京市商量拆迁事宜,把蓝旗营平掉为两校的教授们盖住宅。协调好了以后,时任教委主任的国家领导大人专门召集两校的教师座谈,表示教委为他们做了一件大事,期望看到教授们感激涕零的效果。

但教授们并不买账,北大的教授首先发言说他们此前根本不知道这件事。如果是给两校的教授们谋福利,事先应该与大家商量一下,譬如蓝旗营这个地方是不是合适做住宅等等。由于事先没有参与,这个方案不论好坏他们都不认可——做这样的事情,需要起码的民主程序。

清华的教授也不满意,但不质疑蓝旗营建小区的民主程序问题,如果北大不要这些住房,清华全包下来更好——他们质疑拆迁的赔偿及建设费用:政府和清华各自付出的金额是否合理,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支付的模式。有人当场推导出一个公式,说按他的公式操作,政府和清华都不用出那么多钱,大家都合适。

领导大人开完会感慨良多,这些教授学者们真是难缠。走时专门要了文房四宝为此次会议题词:发扬民主与科学精神,搞好蓝旗营小区建设。

据传教授们在小区入住后,附近又有别的施工,吵得教授们不得安宁。北大教授拍案而起,告到市里,清华的教授们虽有不满,却觉得过一段就过去了,忍忍算了。然而工地并未因此稍有收敛,总说这噪音没有这么大的干扰,是这些教授们多事。北大教授们串联到清华,清华的教授们主动提供出了施工噪音的分贝数,甚至提供了夜间蓝旗营的马路上要过多少辆载重车,平均吨位是多少等等,两校教授合力才把事情搞定。

以上事件纯属民间传说,有多少内容属实无法也没必要考证,但人们对清华的感觉是理工科/自然科学为强项,对北大的印象是文理科/社会科学为强项,却是事实。两校都期望改变这样的形象,并不认可北大代表民主,清华统领科学这样的传统看法。后来北大在校园里整了个现代雕塑,分别为德先生D(democracy)和赛先生S(science)字母的变形,表示北大代表民主与科学。可设计者不知出于何种考虑,在赛先生S上面画蛇添足地搞了个球状物,这意思就被网友们误读成了:科学顶个球!民主连个球都不顶!!

 

 

2.个性与团队

对两校有些了解和接触的人,都有这样的看法:北大强调个性自由,我行我素;清华推崇团队精神,讲组织纪律。有人说这和学校的专业性质有关系,社会科学、文学艺术乃至纯理科的专业,思想上不应该有任何束缚,才能求真并有较大的发挥空间;而理工科特别是工程类的专业,没有一个人单枪匹马能做成的事情,确定目标后必须组织“听话出活”的人才队伍才能做好,而这个过程又容不得队伍的散漫和三心二意。

现在有校友提出原来清华的校训是“独立精神,自由思想,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”,质询为什么现在只剩下后八个字了?我不知道这事情是不是真的,似乎老清华也没有专门拿出几个字作为校训。但依我所见,现在这八个字够了。解放初期院系调整时,清华的文学社会科学学科大部分转到了北大,前八个字大概也就随之到了北大。我不是说清华的人没有“独立精神,自由思想”,而是说在学校的整体氛围方面,北大比清华更具这方面的特色。

如果北大向政府申报某科研项目或举荐人才,结果被评审组“枪毙”了的话,这评审组的专家里或许就会有北大的人,他甚至对枪毙这个项目起到了关键作用。这种内战外打的事情,在清华则是无法想象的,如果你做出这样的事情来,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,就没法在学校里混了。在清华,即便是人员相互之间有矛盾有看法,在对外的时候都会首先考虑学校的名誉,表态完全一致。

记得有人说起来中央组织部到清华来对某干部进行调查,在学校几乎听不到对此人的负面评价。后来他们不再找学校推荐的征求意见对象,而是找他们认为了解情况的教授进行调查,但结果仍然听不到负面评价。于是就问这位教授:难道他就没有什么方面有缺陷吗?这位教授听了生气地说:那是我们清华自己的事情,和你有什么关系?!

清华的人凝聚力强,在外面做事情,一报家门就大多相互能有个照应;北大则不然,报了家门也没什么照应。同样是以毕业于名校为荣,清华的人会为学校的利益操心,大事小事都有人关心和操持,解决问题的办法多效率高;相比之下北大更关心个人,没有太多学校利益的概念。但清华这种团队作风,也有副作用,就是“家丑不可外扬”,出了问题护短。有些事情没做好,越抹越黑越藏越深,最终还是有损颜面。北大则要洒脱自信得多:我北大就是这样,你批也好骂也好我都不在乎,有本事你把我北大解散了?

3.务虚与务实

 如果某人的孩子很优秀,高考时家长替他在清华和北大之间选择了清华的话,除了专业本身的因素,家长都会说出清华比较务实这样的优点来。一般说来,北大更多地出“思想”,而清华更多地是把某种思想付诸于行动,力图去实现。当然新出的“思想”都不成熟,真理谬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,出思想的人往往不见得知道怎样操作,更多的人不屑于操作,于是很多东西就只能束之高阁。

在清华工作了很多年,后来又到北大做了几年书记的任彦申,离开北大后写了一本书叫《从清华园到未名湖》,也提到了北大的这些特点。说北大的人是“醒得早,起得晚”;北大的人是“想法多”,清华的人是“办法多”。我对此事确有同感,如六四学潮是北大启动的,但后期组织队伍和在广场维持秩序的纠察都是清华的学生。文革的第一张大字报出在北大,但后来清华的红卫兵却要强势的多。

在清华人的眼里,只说不做是不能被接受的。你在做一件事情,做好了是“早就该这么做”,做不好是“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”,做错了是“我早说过不能这样做”,他们从骨子里反感这样的人。为了让清华不培养这种“笔下虽有千言,胸中实无一策”的腐儒,前辈们早就立下了“行胜于言”的规矩。在北大人的眼里,他们这样的“天之骄子”应该去发现“新世界”,满怀理想指点江山。而建设新世界的这样的苦差事,对他们是会耽误人生的。

北大思想活跃源于学校的氛围——“道并行而不相悖”,形形色色的意见、思想都可以存在,都可以发表出来。在那里不需要统一认识,也不会有什么主旋律,包容性极强。本来务虚就是天马行空畅所欲言,这种有民主无集中的氛围造就了北大的文化。在这种重学不重政,重道不重势,重学不重术的象牙塔里,时不时出一些敢为天下先的正经事和荒唐事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两校都说要敢为天下先,但做成一件别人不敢想的事情绝非易事。北大受限于“醒得早起得晚”或论证不充分,清华受限于“听话出活”或论证太小心。如果有条件突破这些限制,才可以成事。如北大办企业是开先河之举,那次他们没有坐而论道,企业都赚钱了,清华还在那里反复论证利弊;又如清华拆毛主席的塑像也是开了先河,简单论证一下就动手了,而北大一直想拆却没人敢担风险,扯了很多年,现在索性就不拆了。

4.在朝与在野

二十多年来清华的人在朝为官的很多,北大则难以望其项背,被人戏称为“满清王朝北大荒”。如果在人大政协找一找,两校的比例可能差不多。有北大的人“不屑为官”的说法,但以此解释这种现象说服力显然不足。据传组织部到两校选干部,向上级报告时用的语言形式都有区别。对北大干部的评价是“虽然······,但是······”;对清华干部的评价则是“不仅······,而且······。”

在中国这种中央集权式的国家,领导不喜欢一天到晚想在体制变革方面做文章的人,只不过是想在现行的体制下把事情做得更好。清华人的作风显然更符合他们的需要,而北大那些“想法”多的人,则被放到那种“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”的场合去做民主的陪衬为佳。反正那些大都只不过是些“想法”,没有可操作性,代表们发完言骂完人就回家打酱油去了。

在政府这种行使国家管理职能的地方,你必须在领导的“想法”框架内去想“办法”,这样才能被重用或提拔,即便事情做得不好,也比总设法否定领导“想法”的人强。倒不是清华人就是驯服工具,而是他们更知道“维护大局”:思想和领导不统一不是不可以,行动必须统一。不能统一就别搅到主流里来,找个不起眼的地方发挥聪明才智去吧。

对于社会主流问题,有人曾经举医院的例子来说明问题:北京的阜外医院以心脑血管手术见长,治主流病症,声名远扬;不远的二龙路医院做痔疮医术高超,却不太为人知晓,因为痔疮不是大家关注的主流病症。由之可见,同样优秀的人,在不在社会主流里发挥作用,在社会的认可度方面有着天壤之别。清华总是建议他的学生融入“社会主流”,当然不仅是当领导,而是跻身到国家、社会关注的舞台上去,这样才能体现出学校和个人的价值,而北大却不太强调这一点,培养的人也可以去卖猪肉,显得“成材率”不高,然后抱怨社会环境不好,一副怀才不遇的样子。但即便如此,也并不影响北大在中国的地位。

总有人说中国的政府管理人员的结构会变,早晚学社会科学的人数会占优,因此北大会有后发优势。但依我所见,在中国,不管你是清华还是北大的,没有融入社会主流的想法,做不到“听话出活”还是没戏。在为官这一点上,北大虽然有学科的先天优势,清华却有文化的先天优势。上个月清华学堂着了火,有半仙说这是烧了百年学堂的根基,预示着“满清王朝”要走下坡路了。清华的人对此不以为然,你难道没听到校方的说明吗——“主体结构未受影响”。

扯了这么多,还是说不明白。文革时毛泽东说两校“庙小妖风大,池浅王八多,”也道出了清华北大之复杂,哪那么容易就能说清楚?我不能说谁比谁好,只能说我更喜欢清华的某些方面,或北大的另一些方面。不过这种比较好象还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,总有人希望通过比较一决高下,不知道其实通过比较提炼各自的特点反而更有意义。

此文不能算扯淡,也不便登大雅之堂,题目就叫“戏谈”吧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陈乐乐

陈乐乐

37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因为喜欢灿烂阳光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简单生活移居悉尼,是澳大利亚众多“闲人”中的忙人,更是会忙里偷闲享受生活的人。 能够独乐乐、也好与人乐乐与众乐乐,故以笔代琴闲时写几个字与你一起分享在南半球的日子。。。

文章